冰山
唐杨国忠①为右相,或劝陕郡进士张彖②谒国忠,曰:“见之,富贵立可图。”彖曰:“君辈倚杨右相若泰山,吾以为冰山耳。若皎日既出,君辈得无失所恃乎?”遂隐居嵩山。
释义:唐朝玄宗时期,杨国忠官拜右宰相,权势熏天,独掌朝纲。有人劝陕西藉的进士去拜谒右相杨国忠,并对他说:“如果拜见右相杨国忠,得到他的赏识,你很快就会得到荣华富贵。”
张彖不屑说:“你们这些人倚仗杨国忠,就以为像泰山一样坚固,实则不然,我看杨国忠就是一座冰山,待到烈日一出,冰山融消无存,你们所有人恐怕都会失去靠山。”
后来,张彖就隐居到嵩山了。
图片
冰山
①杨国忠:(?~756年),本名钊,蒲州永乐(今山西省永济市)人。唐朝时期外戚、权臣。张易之的外甥,杨贵妃的堂兄。
杨国忠少时嗜赌好酒,不学无行,为亲党所鄙视。后从军于蜀,授新都尉。杨国忠因杨贵妃被玄宗宠幸而屡被提升,身兼十五职,权倾内外。
杨国忠两次发动对南诏的战争,丧师二十余万。后与安禄山争宠,屡言安禄山必反。天宝十一年(752年),杨国忠拜相,任右相、文部尚书。为相专断朝政,主管选用官员,贿赂公行。后封卫国公,进拜司空。
图片
杨国忠
天宝十四年(755年),安禄山起兵反唐,发动安史之乱。天宝十五年(756年),杨国忠力劝唐玄宗令哥舒翰出关作战,结果招致大败,潼关失守,后又劝唐玄宗入蜀,行至马嵬驿,兵士哗变,杨国忠父子被乱兵杀害。
②张彖(tuàn):(生卒年不详),唐代人,唐玄宗时期陕西籍进士,以学识渊博、经纶满腹而闻名远近。自金榜题名后,因不屑于同流合污,他就抛官离开京城前往嵩山隐居去了。
他不屑于倚靠像杨国忠这样的权贵升官发财,称其为“冰山”,终有一日会融化消亡,不值得倚仗;后杨国忠被杀,“冰山难靠”也就成为典故流传了下来。
唐玄宗初期为政时信任姚崇、宋璟等名臣,他自己又励精图治,勤于政事,因此在他统治下,唐朝的国力迅速上升,进入“开元盛世”。
然而,到了天宝年间,厌烦了工作的唐玄宗只顾宠幸贵妃杨玉环,不再理会前朝,使朝政很快就被李林甫把持,并日渐废弛。
他又爱屋及乌,先后提拔杨贵妃的家人为官,重用她的堂兄杨钊,封他为宰相,赐名“国忠”以示恩宠。
但杨国忠贪欲难平,在朝中只手遮天,搜刮钱财无数之余,还卖官鬻爵中饱私囊。杨府门前终日排满那些跑官要官、寻觅靠山的投机取巧之辈,争先恐后地给杨国忠送礼,竟成当时一景。
图片
隐士
有位陕西进士张彖,以学识渊博经纶满腹而闻名远近,但自金榜题名后,他始终没有去杨国忠府上拜访,还对那些急急前去的人冷眼讽刺。
当时有人劝他:“你虽是进士出身,但若要得到好的职位差遣,就一定得上杨府拜会。当今宰相是贵妃堂兄,没有他点头称是,你根本做不了官!”
张彖听后不屑一顾,讥讽道:“你们这些小人,看杨国忠现在地位显赫,以为投靠了他,身后就有了万仞泰山,真是可笑!他不过是一座冰山,现在要风得风要雨得雨,但只要旭日东升,他这座冰山就会消融,到时我看你们找谁去!”
张彖说完,他就抛官离开京城前往嵩山隐居。
不久,胡人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叛,以讨伐杨国忠之名攻入长安。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仓皇逃出京城。行至马嵬坡时,军士们忍无可忍,将祸国殃民的杨国忠乱刀分尸,还逼唐玄宗赐死杨贵妃。
杨氏一族从此没落。“冰山难靠”也就被后人用来形容不能被倚靠的短命权势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